不会,除非双方协商一致或存在特殊协议
根据中国现行法律和司法实践,离婚时即使一方存在婚内出轨行为,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其净身出户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
一、法律基本原则
协商优先
若双方通过协议离婚且过错方自愿放弃财产,法律允许“净身出户”的约定。例如,过错方为快速离婚或避免舆论压力可能选择放弃财产。
诉讼离婚的财产分割规则
法院判决时,原则上夫妻共同财产均等分割,但会优先考虑无过错方权益、子女利益及女方权益。
出轨行为需达到“重大过错”标准(如重婚、同居),无过错方可主张多分财产及精神损害赔偿,但极少判令过错方完全净身出户。
二、司法实践中的限制
证据要求严格
出轨证据需具备客观真实性、关联性及合法性,例如开房记录若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则无效。
财产分割比例
典型案例中,过错方可能仅少分财产(如八二分),而非完全丧失份额。
三、例外情形
婚前或婚内协议
若双方曾约定“出轨即放弃财产”,且协议合法有效,法院可能支持净身出户。
过错方自愿放弃
出于愧疚或避免纠纷,过错方可能在调解中主动放弃财产。
四、维权建议
主张多分财产:无过错方可依据《民法典》第1087条要求倾斜性分割。
精神损害赔偿:若出轨构成“重大过错”,可额外索赔。
总结:法律未规定出轨必须净身出户,但通过协商或特殊协议可能实现。诉讼中更倾向于保护无过错方权益,而非完全剥夺过错方财产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