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婚后房产一人一半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:协商出售后平分价款、一方取得产权并支付补偿、或继续保持共同共有状态。 具体选择需结合房屋性质、双方意愿及实际执行成本综合考量。
一、主要处理方式
协商出售房产
双方可将房屋挂牌出售,扣除税费、贷款等成本后,按各50%分配售房款。例如:一套价值300万元的房屋出售后扣除费用剩余280万元,双方各得140万元。
一方取得产权并支付补偿
操作流程:通过评估确定房屋现值(如200万元),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需支付对方100万元补偿款。
注意事项:补偿款计算公式需包含共同还贷及增值部分,例如:补偿款=(共同还贷本息 ÷ 总购房成本)× 房屋现值 × 对方所占份额。
保持共同共有状态
双方可协议继续共有房产,但需明确以下事项:
使用规则(如居住权分配或出租收益分成)
维护费用分担
未来分割条件(如子女成年后或市场价值稳定时)。
二、法律依据与特殊情形
法律框架:依据《民法典》第303条、第1087条,优先尊重双方协议,协议不成则由法院判决。
例外调整:若一方对房屋有特殊贡献(如出资修缮),可申请调整分割比例。
涉及农村宅基地房或父母出资按份登记的房产,需结合地方政策或赠与约定处理。
三、操作建议
证据留存:保留购房合同、出资凭证、还贷记录等,便于争议时举证。
专业评估:通过评估机构确定房屋现值和补偿金额,减少分歧。
协议优先:若选择共同共有,需以书面形式约定管理细则,避免后续纠纷。
若协商失败,可向法院提起诉讼,提交房产证、还贷记录等证据,由法院根据实际贡献、子女抚养需求等因素判决分割方案。